《心血管病學進展》(雙月刊)創(chuàng)刊地1980年,由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主辦。是心血管病學專業(yè)性醫(yī)學雜志,也是介紹國內和國外心血病學及有關學科最新進展的學術刊物。本刊宗旨是為發(fā)展我國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服務,不斷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學術水平,以實用為主,面向臨床,為臨床醫(yī)師服務放在首位,并為從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學和醫(yī)學院師生服務。主要讀者對象為心血管臨床醫(yī)師及防治科研人員,以及醫(yī)學院校師生教學和學習參考,對基層醫(yī)務工作者尤為適宜。
綜述 主題綜述 文摘 病例報告 節(jié)譯 專題評論 摘要解讀
1 《心血管病學進展》雜志以“綜述”為主,內容以臨床實用為主,并適當刊登與臨床有關的基礎理論研究性綜述文章。
2 要求能及時反映國內和國外在心血管病學及有關學科方面的最新理論、新研究成果、新藥及新診療技術等內容文章。綜述、講座、述評、編譯等文章,5000字以內為宜,譯文的節(jié)譯在3000字以內為宜;文摘在1000字以內為宜。譯文的節(jié)譯和文摘限近1年內國外發(fā)表的綜述(作節(jié)譯)和其他形式(作文摘)的文章,節(jié)譯和文摘的來稿,必須附上外文原稿。
4 來稿請用稿箋紙正楷書寫,字跡清楚,標點符號準確。簡化漢字以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外文請打印或印刷體書寫。圖、表要少而精,能用文字簡述清楚的圖,則盡量不用圖,凡圖請用繪圖紙墨繪。計量單位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血壓計量單位仍使用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注明mmHg與kPa的換系數,即[1mmHg=0.1333kPa])。另外,綜述、講座評述及編譯等文章,除注錄有文章“題目”外,還請附注錄英文的“題目”。寫有摘要和關鍵詞者,可附上英文的摘要和關鍵詞。
5 正文中標題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標題層次按國際規(guī)定。
6 參考文獻應以近幾年的主要文獻為主,且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一般可羅列15~25條,不超過30條為宜,其打印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文題.刊名,年,卷(期):始頁-終頁
[書籍]作者(編者).書名.(譯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始頁-終頁
(注:作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若超過3個時,只錄前三個作者,其后加“等”字或其它相應的字如“etal”)。
7 來稿的作者(包括審校者)應寫明姓名的漢語拼音、單位名稱(包括英文名稱)、詳細地址(包括省、市、縣)、郵編號碼等。